乐鱼体育玻璃之城嬗变之路 蚌埠布局硅基新材料千亿产业链

  定制案例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12-08 16:46

  乐鱼体育从传统的“玻璃城”到应用于新型显示、太阳能电池、特种玻璃制品等领域的“新玻璃”,蚌埠以硅基新材料为核心的千亿级产业链条正加速形成。中航三鑫太阳能玻璃生产线,企业通过技改和产品结构调整,用高附加值产品取代原片生产,实现了利润逆势上扬。

  作为国内重要的玻璃生产基地,蚌埠一直有着“玻璃之城”的美誉。如今,围绕硅基新材料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布局,“蚌埠玻璃”再一次站到了玻璃行业的制高点,为我国电子信息、太阳能发电、特种玻璃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产业支撑。

  提到硅基新材料,很多人都会觉得离生活太过遥远,但如果说它最常见的制成品玻璃,您肯定不会陌生。窗户、镜子、建筑日常生活中,玻璃几乎无所不在,现如今,玻璃已经超越这些传统功能,被广泛运用于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领域。走进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园,可以发现小到手机、平板、液晶电视、太阳能电池,大到航天飞机、深海探测器,都离不开硅基材料,关于玻璃的丰富应用一定会颠覆你心中的固有印象。

  从传统的“玻璃城”到应用于新型显示、太阳能电池、特种玻璃制品等领域的“新玻璃”,蚌埠以硅基新材料为核心的千亿级产业链条正加速形成。

  在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,记者见到了刚刚下线毫米极薄玻璃,这种玻璃不到两张A4纸厚,却可以像纸张一样,轻松实现弯曲对折。现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,玻璃易碎,但当薄到一定程度,就有了柔韧性,可以弯曲。有了薄如蝉翼般的玻璃,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就能用到科幻电影里可以像报纸一样折叠、打开,装进口袋的手机。

  其实,这不是蚌埠工业设计院第一次打破记录,此前国内0.2毫米超薄玻璃的生产记录也是由它保持。从2014年0.33毫米超薄玻璃成功下线开始,蚌埠玻璃设计院科研团队就不断逼近极限,从0.33到0.2再到如今的0.15,带领“中国玻璃军团”从“追赶型”变为“领跑型”,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了话语权。

  “以前液晶电视、手机屏幕玻璃全部来自进口,五六年前购买一台50英寸的液晶电视要一万元左右,为什么那么贵?就因为玻璃全部都是进口的。超薄玻璃的国产化,使下游厂家的成本大幅下降,最终惠及广大消费者。”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志铭告诉记者,2014年0.33毫米超薄玻璃的成功下线以后,我国浮法玻璃就实现了由传统领域向电子信息显示领域的跨越,打破了国外对电子信息领域上游关键原材料的长期垄断,这对整个国内电子信息产业深具意义。

  技术人员展示0.15毫米极薄玻璃,该产品打破了该院去年才创造的0.2毫米国内电子玻璃工业化生产极限,再次刷新了中国超薄电子玻璃薄型化的生产记录。两名工人手持玻璃两端,可以像折叠纸片一样,轻松将玻璃进行对折。

  当前,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是国内唯一拥有0.15毫米至1.1毫米全系列品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技术和产品的企业。“从超薄到极薄,在于我们关键技术、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突破。通过自主创新,补了我们技术领域的短板;通过供给侧改革,补了我们产品结构的短板。”李志铭说。

  在蚌埠玻璃设计院的带动下,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重大技术持续突破:超薄浮法电子玻璃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荣获2015年省科学技术一等奖;8.5代液晶玻璃基板工程化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,产业化项目即将开工;空心玻璃微珠成功应用于“海马号”水下机器人;超白压延玻璃、导电膜玻璃、电容式触摸屏等一大批产品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据统计,2015年,基地新授权硅基新材料发明专利112项,占全市授权总量17 %。

  硅基材料不仅是重要的战略产业,也是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基础的材料,尤其对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。

  在凯盛科技的产品展厅,企业自主生产的各种尺寸显示屏,播放着丰富的影视内容,市场上的显示屏很多都是来自于这里。技术人员告诉记者,无论是手机、平板还是笔记本,屏幕的主要组成部件分都是触摸屏、显示屏、玻璃盖板,目前在凯盛科技内部已经形成触控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,供应联想、宏基、华硕等整机厂家。

  据技术人员介绍,玻璃本身并没有功能,但是通过镀不同种类的膜,可以实现不同功能。电子信息显示玻璃通过镀膜,将电变成光,太阳能光伏玻璃则通过镀膜,将光能转化为电能。

  在另一家企业中航三鑫,记者看到了太阳能玻璃的生产流程。企业经理告诉记者,目前太阳能玻璃市场总体上处于饱和,但优质产能依然紧缺,而中航三鑫就是其中的优质产能。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,中航三鑫主动调整企业发展战略,大幅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,通过自主研发镀膜药液,开发双绒面等高端产品,实现了企业利润的逆势上扬,“我们主动停止了原片销售,改走产品深加工的道路。通过技改和产品结构的调整,今年我们的外销比例大幅度提升到30%,提前完成全年的利润目标。”

 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,蚌埠还有更大动作。在去年开建国内最大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的同时,蚌埠玻璃设计院在德国收购的工厂又传来捷报,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转化率达到17.9%,刷新了世界纪录,远远超过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。

  中航三鑫太阳能玻璃生产线,企业通过技改和产品结构调整,用高附加值产品取代原片生产,实现了利润逆势上扬。

  “晶体硅生产耗能高污染大,而且普通的镀膜玻璃发电率只有7%左右,转化效率低,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将彻底改变晶体硅一统天下的太阳能格局。”李志铭告诉记者,硅基材料是以硅为基础的材料,通过它可以向很多产业延伸,产业前途光明,“这两年我们正是抓住了硅基材料,抓住了创新,才使蚌埠工业设计院由传统的科研院所变成了一个企业集团。由15年前净资产不到1个亿,到去年净资产将近30个亿、总资产超过100亿、年收入连续三年超过100亿,正是得益于企业自主创新,得益于硅基材料产业的发展。”

  从多点开花到集聚增效,蚌埠硅基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越发明晰乐鱼体育。目前,基地已经构建了以龙子湖区、高新区为核心区域,产业规模全省最大、产品层次高端、研发水平一流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,初步形成了新型显示、新能源、玻璃新材料三大具有领先优势的硅基新材料产业链条,聚集了一批优质项目和上下游企业,重大项目成果不断涌现。

  据蚌埠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一手抓本土企业培育,一手抓招大引强攻新,基地目前拥有规模以上企业93户,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6户。不仅拥有玻璃设计院这样综合收入突破120亿元的全国综合性领军企业,凯盛科技、中航三鑫等显示玻璃、光伏玻璃细分领域前10强企业,还新引入深圳豪威科技、德力玻璃、浙江哈尔斯等一批行业前10强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,并成功完成德国阿旺西斯、深圳国显公司等重大资产重组项目,引导企业做大做强。

  2015年,基地共实现产值332.6亿元,增长27.8%。在基地建设的强力带动下,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,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768.1亿元,同比增长28%,总量、增速、占比均居全省第3位,综合考核得分率列全省第2。

  “今年一季度,蚌埠硅基产业延续快速增长势头,累计完成产值114.33亿元,同比增长26.7%。”据蚌埠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蚌埠将在产业基地建设上着力推动三大工程。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工程,实施自主培育与外援拉动并举乐鱼体育,支持企业通过新上项目、资产重组、上市融资等途径做大做强。通过产业链条集成工程,在新型显示领域,推进8.5代液晶显示玻璃基板等在手项目,谋划引入偏光片、触控系统、智能手机等领域项目,延伸拓展触摸屏和液晶显示产业链,加速突破终端应用瓶颈;在太阳能电池领域,做大做强多晶硅和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链;在特种玻璃制品领域,实施球形硅基材料、药用玻璃等在建在谈项目,谋划引入车用玻璃、智能玻璃、热反射玻璃等领域项目。同时,实施产业基地集聚工程,以产业基地为载体,强化错位并行,龙子湖区重点发展新型显示、特种玻璃制品板块,辐射带动凤阳县硅砂精深加工;高新区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、硅基新材料核心装备板块,全力打造两大产业基地功能区。

  蚌埠凯盛科技生产的手机显示屏,目前企业内部已建成触控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,供应联想、宏基、华硕等整机厂家,占有全球12%的份额。

  翻开蚌埠硅基新材料影响力分析手册,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,头顶“世界第一”、“国内领先”光环的指标足足有二十余项:ITO导电膜玻璃产量占全国20%以上份额,世界第一;氧化锆产能达24000吨,世界第一;0.2毫米超薄玻璃基板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应用,国际先进;TFT-LCD液晶基板玻璃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应用,国内领先;超薄玻璃基板占国内市场35%以上,全国第一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日显,重大项目成果涌现,高端产品填补空白,核心技术国内领先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轮廓初显。加速“调转促”,推动硅基新材料产业向“2020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”的目标迈进,已成为蚌埠转型升级的主引擎。